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安职要闻
  • 2022-07-07
    本网讯(院办通讯员王野)7月7日上午,中国银行安徽省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合肥分行党委书记、行长程祥一行来学院考察交流。院党委书记李方泽,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座谈会。会议由李方泽主持。会上,李方泽代表学院对程祥行长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就学院的发展历程、作风建设、办学架构、校政企合作、职教本科建设等方面的情况作了介绍。李方泽指出,学院作为安徽职业教育的龙头和航母,各项事业都在高速发展,在银校合作、地方债申请、产业学院和校园建设等方面与中国银行安徽省分行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希望双方全面深化合作,促进互利共赢。程祥表示,当前职业教育发展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亟需大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中国银行的事业发展也需要大量的专业金融服务人才。程祥指出,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锐意改革、开拓创新,各方面事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今年以来,中国银行安徽省分行贯彻落实中国银行总行支持微信提现的老虎机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积极推进与职业院校的战略合作,期望与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在银校合作、地方债申请、产业学院及校园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入交流与
  • 2022-07-07
    本网讯(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通讯员 吴磊)为进一步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7月6日上午,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邀请安徽力涵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六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六家企业来学院举办线下专场招聘会。党委副书记、院长孙敬华,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党政负责人王丹、刘晓川,副院长李军,继续教育学院负责人李京文以及六家企业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王丹主持。孙敬华首先代表学院对六家公司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从学院基本情况、办学理念、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模式、技能大赛获奖情况、毕业生就业情况和产教融合等方面对学院做了介绍。孙敬华表示,“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是学院贯彻落实新《职业教育法》的重要举措,是学院和企业共同的合作愿景。学院将以校企合作为契机,以推动产业链、人才链、专业链建设为抓手,促进校企双方深度合作、努力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全力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成就学生梦想。六家参会企业代表分别介绍了公司情况、本次招聘的岗位及要求、培训及晋升模式、薪资待遇和职业能力等情况,并表示学院毕业生的理论知识扎实、动手能力较强,学生整体素质较高,毕业生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需求契合度十分高,下一步将陆续开展面试,确定录用人选。会
  • 2022-07-07
    (学生处通讯员 郑莉)又是一年毕业季,惜别情深满校园。7月6日上午,安徽职业技术学院2022届毕业典礼在大学生活动中心隆重举行。学院党委班子成员李方泽、孙敬华、张智清、杨林国、李荣富、郭淼、马纯出席毕业典礼,学院全体中层干部、毕业班辅导员、教职工代表、各二级学院毕业生代表以及各服务部门代表同7000余名毕业生“齐聚一堂”,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共同参加并见证这一高光时刻。毕业典礼由学院党委书记李方泽主持。毕业典礼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李荣富宣读《支持微信提现的老虎机表彰2022年安徽省普通高校优秀毕业生的决定》,学院领导为2022届优秀毕业生代表颁发荣誉证书。党委委员、副院长杨林国宣读《支持微信提现的老虎机准予2022届学生毕业的决定》,学院领导为2022届毕业生代表颁发毕业证书。毕业生代表、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1921班王俊翰同学在发言中表达了对领导、老师的感激之情,他表示在学院的三年充实生活让自己不断成长,今后会继续努力学习、努力拼搏,堂堂正正做人、扎扎实实工作,展现安职学子的风采。教师代表、机械工程学院安荣教授在发言中表达了对毕业生的祝福与期待。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面对困难我们要有勇
  • 2022-07-07
    7月6日上午,学院在图文信息中心九楼会议室召开优秀毕业生代表座谈会。院党委书记李方泽出席会议,院办、学生处、团委、财务处、离退办等部门负责人以及优秀毕业生代表、杰出校友代表参加座谈。会议由余搏立主持。 座谈会上,优秀毕业生代表们回顾了自己在大学的成长之路,汇报学业成果、分享收获感悟、畅谈理想未来,惊喜于学校焕然一新的面貌,感动于毕业典礼脉脉温情,由衷地表达了对母校的热爱、不舍和感恩之情,同时为母校献上美好祝福。 李方泽与各位优秀毕业生代表热情互动交流,并对他们取得的优异成绩表示诚挚祝贺。他指出,过去一段时间,学校通过系列改革措施,各项事业不断实现新发展,取得新成就,为安职学子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搭建了成人成才的广阔舞台。他勉励同学们要志存高远、知责于心,要锤炼本领、担责于身,要脚踏实地、履责于行,始终保持奋斗、始终保持优秀。他希望,广大校友在新的人生征途上,无论走得再远都不要忘记来时路,秉承安职人优良作风和精神品格,不忘初心,拼搏奋斗,继续关心学校的发展。
  • 2022-07-06
    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有效推进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搭建平台,7月6日下午,智能制造学院邀请日立电梯安徽分公司、安徽福来机械设备工程有限公司、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办事处、合肥国轩电池科技有限公司共4家企业来校洽谈毕业生就业、校企合作事宜。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孙敬华、智能制造学院党总支书记陶新南、副书记郝进平、副院长桂树国、常辉及相关教师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陶新南主持。孙敬华代表学院对各企业代表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他从学院规模、师资力量、办学特色、人才培养质量及综合发展成就等方面向到访的企业做了介绍。他表示,新的《职业教育法》的颁布,打破了以往的“分层”教育模式,为职业教育开辟了一条康庄大道,也为学院迈入快车道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持续推进校企合作,加强校企合作有利于促进产教融合,既能发挥校企各自优势,又能共同培养市场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桂树国、常辉简要介绍了原机械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的专业建设、师资力量及实训室建设、毕业生数量等情况,并表示学院将紧抓校企合作这一契机,进一步探索精细化合作方式,推动学院办学质量提升。
  • 2022-07-05
    (汽车工程学院通讯员 邓睿)7月5日,中共合肥市委党校“第61期青年干部培训班”调研组一行7人莅临我院参观调研,调研组由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办公室副主任偶潇潇带队,调研的课题是“合肥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融合路径研究”。发展规划处处长洪应、教务处处长袁春雨、网络信息中心主任唐笑林、保卫处处长李仿民、团委副书记贾亮亮、汽车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周宁出席会议。会议由袁春雨主持。会上,袁春雨代表学院对调研组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从学院规模、师资力量、办学特色、发展成就等方面介绍了学院基本情况。洪应向调研组详细介绍了学院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取得的成效,他指出,学院围绕安徽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一体两翼”办学架构,深化产教融合办学模式,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他表示,学院与企业建立深度融合,建立奇安信,比亚迪等7个产业学院,实现校企双元双主体育人模式,有利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有利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偶潇潇对我院的热情接待和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对我院“课堂小企业、企业大课堂”的办学理念和取得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赏。她希望以本次调研为契机,将课题做深做实,为我市出
  • 2022-07-05
    本网讯(学生处通讯员郑莉)为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省教育厅《支持微信提现的老虎机扎实抓好高校毕业生征集工作的通知》要求,7月5日上午,学院在图文信息中心九楼第一会议室召开2022年征兵与就业工作推进会。院党委书记李方泽,党委委员、副院长宣岩松,各党总支负责人、就业与创新创业指导中心、团委及学生处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宣岩松主持。学生处负责人余搏立汇报了学院2022年征兵工作进展情况,围绕征集指标分解、动员报名应征等方面对秋季征兵工作进行了具体布置。就业与创业指导中心负责人王乌兰汇报了2022届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统计情况,强调各二级学院要严格落实教育部“四不准”工作要求,持续加大访企拓岗工作力度,统筹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会上,李方泽对学院征兵、就业工作的阶段性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强调,征兵工作要做到“三个到位”。一是思想认识到位,从国家方针政策、国家需求的高度出发,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征兵工作的重要性;二是政策宣传到位,利用毕业生返校的关键时间节点进行广泛宣传,普及参军优惠政策,激发毕业生参军热情;三是指标完成到位,各二级学院要明确工作职责、狠抓任务落实。李方泽要求,就业工作需做到“三个
  • 2022-07-05
    本网讯(党委组织部通讯员刘丽丽)7月5日下午,学院在图文信息中心第四会议室召开新提任及职务调整干部集体谈话会。党委书记李方泽,党委委员、副院长杨林国,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李荣富,党委委员、体育健康学院院长马纯出席会议。办公室、组织部、人事处、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就业与创业中心负责人,各二级学院党政负责人,新提任干部、新职务调整干部参加会议。会议由杨林国主持。 会上,李方泽说明了二级院部优化设置的背景和意义。他指出,本次院系整合是学院优化专业布局和资源配置,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促进党建提质培优和党建引领,提升办学效益和办学实力的现实需要,更是学院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各二级学院党政领导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严格按照整合方案要求,做好工作转接。接着,李方泽对新提任和职务调整干部提出四点要求:一要立场如磐,拧紧“政治关”。要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牢记“国之大者”,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时时处处做到讲政治、讲规矩、讲大局;二要敏而好学,过好“学习关”。要自我加压、自我革命、自讨苦吃,自觉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同事学,坚持在学中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