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同学们从革命历史与时代故事中汲取精神力量,10月21日下午,公共管理学院学生党支部及团总支在红薪书院举办以“传承红色基因,砥砺奋进初心”为主题的第二十期红薪悦读会。
在学生分享环节,四位同学依次登台,用真挚的讲述传递红色信仰。党员学生曹紫颜分享《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深情回溯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知青时光——从扎根黄土、与群众同甘共苦,到在艰苦环境中坚守初心、磨砺意志,她的讲述带领在场同学沉浸式走进那段峥嵘岁月,让大家深刻感悟到领袖始终不变的为民情怀与“自找苦吃”的坚定信念,更懂得了“奋斗”二字在青春里的重量。
随后,HR2422班的随子馨同学带来《抗战家书》的分享。她选取书中几封极具代表性的家书,逐字逐句解读字里行间的深情:有战士对父母“勿念儿身”的牵挂,有革命者对妻子“待胜利归来”的承诺,更有仁人志士对祖国“必保山河无恙”的誓言。这些跨越时空的文字,让同学们真切触摸到革命先辈在战火纷飞中,一边是对家人的柔肠,一边是对信仰的坚守,深刻体会到“家国大义”的千钧分量。HR2422班的王璐瑶同学以经典著作《红岩》为切入点,将书中“江姐”“许云峰”等英雄人物的故事娓娓道来。她重点讲述了一代青年革命者如何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将个人理想与民族解放的命运紧紧相连,用鲜血与生命诠释“信仰”的真谛。“如果信仰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王璐瑶的这句话引发全场共鸣,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如今的和平生活正是无数英雄用牺牲换来的宝贵馈赠。HR2422班的孟夕璇同学分享《陈祥榕》一书,将视角聚焦于新时代英雄。她从陈祥榕“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日记入手,讲述了这位年轻战士在边境冲突中,用生命守护祖国领土的动人故事。孟夕璇提到,陈祥榕的事迹虽没有惊天动地的宏大叙事,却在“想爸妈,但更想保家卫国”的朴实话语中,展现出共产党人代代相传的初心与使命,让同学们懂得“英雄从未远去,信仰就在身边”。
书籍是历史的“活化石”,更是精神的“传声筒”。四位同学的分享真挚而深刻,让红色精神在交流中愈发鲜活。在互动环节,同学们纷纷举手登台,结合自身经历分享感悟:“以前觉得红色故事离自己很远,今天才明白,传承红色基因就是要在日常学习中多一份坚持,在集体生活中多一份担当。”现场掌声不断,气氛热烈而真挚。
此次红薪悦读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同学们搭建了一个以书会友、交流思想的平台,更让红色文化在沉浸式分享中深入人心,进一步推动了学院红色育人品牌的建设与发展。正如学生党支部书记周安琪在总结中所说:“这些红色书籍里,藏着跨越代际的勇气与信念。‘传承’从来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需要我们通过一次次阅读、一次次思考,将红色精神融入血脉,化作脚踏实地的行动。”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公共管理学院的同学们将继续以红色基因为指引,砥砺奋进初心,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彩篇章。(文/周安琪 王佳乐 图/团总支宣传部)
一审:杨淑涵 二审:王冬梅 三审:刘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