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大学“安徽文化研学大讲堂”开展徽文化篇系列活动

发布者:离退处发布时间:2025-04-25浏览次数:60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安徽文化研学大讲堂”徽文化篇系列活动在老年大学热烈开展,众多老年学员齐聚一堂,共同开启了一场探寻安徽文化魅力的精彩旅程。


安徽文化走进课堂

安徽文化以其卓越风采在江淮大地的岁月年轮上镌刻了令人瞩目的诗行。为了让学员们更全面地了解安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老年大学特开设安徽文化研学大讲堂,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增强学员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为了深入学习领会徽文化、长江文化、淮河文化、大运河文化和黄梅戏文化,根据老年大学教学计划安排,本学期开展第一篇“徽文化研学大讲堂”系列活动,活动由“第1讲:徽光入镜 手机摄影解锁徽文化之美”、“2讲:徽忆·拾忆 镜头下的徽风皖韵”和“3讲:研学之旅 探寻徽文化中的诗和远方”组成。


 影像呈现徽风皖韵

411日,系列活动第1讲在手机摄影班中精彩开讲,为摄影爱好者们带来了一场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摄影艺术的知识盛宴。钱力航老师以深入浅出的方式,通过展示大量精美的图片和详实的资料,从构图、光影运用到后期处理,帮助大家用手机记录徽文化之美。以期用镜头语言讲述徽州故事,定格粉墙黛瓦间的时光印记,收获既有技术深度又具文化温度的摄影作品,用影像传承徽风皖韵。徽文化中的美学元素,如建筑的对称布局、木雕的细腻纹理、村落与山水的和谐共生,都为摄影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灵感源泉。讲座不仅丰富了学员们的文化内涵,更为他们的手机摄影创作注入了新的灵感与活力。



文化讲座领悟国学

418日的第2讲中,徐雨佳老师以《航拍中国》安徽篇为引,带领学员穿越时空,领略安徽在历史长河中的文化积淀、现代发展的蓬勃活力,以及民俗风情的独特魅力。学员们仿佛置身于皖南古村落,马头墙高低错落,小青瓦鳞次栉比,木雕、石雕、砖雕精美绝伦,每一处细节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学员们听得全神贯注,不时发出阵阵惊叹,被徽派建筑独特的美学风格深深吸引。从宏村的水墨画卷到歙县的古建飞檐,从宣纸的千年传承到黄梅戏的婉转悠扬,结合《航拍中国》中震撼的影像与拓展讲解,徐老师从“山水围城的生存哲学”、“粉墙黛瓦的精神图腾”和“诗书传家的血脉基因”三组密码为学员们诠释徽文化的魂魄,深度解读徽文化的丰富内涵。


古镇研学知行合一

425日,老年大学组织摄影班的学员们来到了三河古镇,亲身感受徽派建筑的独特韵味。走在青石板路上,触摸着古老的墙壁,看着眼前的马头墙和雕花门窗,仿佛穿越回了那个久远的年代。在钱力航老师的指导下,学员们参观了祠堂、书院等古建筑,了解了徽州的宗族文化和教育传统。从古老的徽派建筑的飞檐斗拱,到斑驳的马头墙,再到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学员们用镜头记录下徽文化的点点滴滴。通过调整角度、光线和构图,原本静态的徽文化元素在手机镜头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成为一幅幅充满艺术感的摄影作品。一路上,学员们不停地提问,老师耐心地解答,形成了一道独特的学习风景线。



此次安徽文化研学讲堂在老年大学引起了强烈反响。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学习,对徽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收获颇丰。系列活动不仅让学员们学到了丰富的知识,更让他们在学习中找到了乐趣和自信。通过对徽文化的深入探寻,学员们更加热爱安徽、宣传安徽,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这门研学课程,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徽文化的大门,让学员们在知识的海洋中继续充实自己,享受着学习带来的快乐和满足。

老年大学将在今后的教学安排中陆续开展“安徽文化研学大讲堂”其他篇目的系列文化活动,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满足老年学员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让老年大学成为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文/解滨    图/詹亚平   解滨


                                                                                                            初审:解滨      预审:闫冰